打入印度消费市场的两种方式!

  虽然印度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但一些外国公司仍在努力进入那里的市场。然而,最近的事态发展为消费品公司以更低的风险扩大在印度的业务和销售打开了新的大门。

  巨头公司如可口可乐,欧莱雅 和百事可乐在印度较大,获利的投资,但许多人不存在或已撤销,包括汉高,玫琳凯和莎莉。

  与此同时,中产阶级消费者的数量和人均支出持续上升,推动了印度国内消费公司的快速增长,从 Amul(食品、乳制品)、Dabur(个人护理)到 Godrej(家庭护理和头发护理) ) 到 Patanjali(食品、饮料、个人护理)到 Ghari(洗衣粉)。为了以更高的盈利能力进入印度市场,跨国公司将受益于创造性地利用该国的供应链和其在线渠道的爆炸式增长。实现这一目标的两种方法是在本地采购和通过电子商务销售。

利用印度的供应链

  新进入者往往首先从最近的亚洲工厂出口成品,以保护品牌质量和/或知识产权和/或尽量减少资本投资。但进口关税、税收、运输成本和缓慢的供应链可能会导致印度的市场规模非常有限。

  降低这些成本并吸引更大客户群的一种方法是在印度制造。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 (Narendra Modi) 的政府已展开共同努力,鼓励世界各地的公司“印度制造”。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公司应该在印度工厂投资大笔资金。幸运的是,印度现在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第三方合同制造商 (CMO) 生态系统,他们在印度为印度和全球公司生产消费品。

  外国进入者可以在数百个可行的 CMO 或“联合包装商”中仔细选择,这些 CMO 或“联合包装商”可以按照全球标准进行制造,使用成本非常低的当地劳动力和许多当地采购的原料。进口关税和运输成本仅适用于外国公司希望保护商业秘密或知识产权的一小部分外国原材料或专有中间体。

  这种使用印度 CMO 的方法使外国公司能够以最少的资本部署迅速提升印度制造业。一旦销售额达到让 C-Suite 印象深刻的水平,证明投资工厂的合理性不再是冒险或困难的;例如,安利最初依赖第三方制造,一旦产量达到足够规模,它就在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投资了一个 50 英亩的工厂。

  我们建议在制造中采用三步战略:

  •   利用CMO建立滩头阵地以了解市场动态。
  •   在印度设立低成本制造单位,以提高盈利能力。降低产品价格并促进销量增长。
  •   利用规模和成本效益,向邻国出口产品。

  虽然在当地采购可以降低成本,但新进入者也需要创造性的方式来增加印度的收入。

电子商务作为可行的进入途径

  印度的大多数个人消费品分销商的资本和地域范围都有限。例如,印度斯坦联合利华在印度拥有 7,000 多家经销商。当一个新的外国进入者与一个分销商签约时,它通常甚至不会为大量销售带来任何影响。

  印度有超过1000万家夫妻零售店,他们在为城市和农村社区提供最常见的日常需求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随着全国范围内不断增长的愿望,大大小小的城镇的消费者渴望更广泛的产品,这些产品不容易被当地商店储存。这是美国公司可以填补的利基市场。通过利用在线销售,新进入者可以立即进入全国市场,尤其是在印度最大城市以外的市场。此外,今天的印度正在发生社会变化。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拥有智能手机的印度人数量从几百万飙升至超过 25 亿。

  由于中产阶级家庭分散,电子商务渠道是向商业熟人送礼物的有效方式,例如在排灯节等印度主要节日期间远离。在电子商务方面,2016年将有1.3亿印度人进行在线购物。而现在这个数字会更高,这超过了日本的总人口,比前一年增长了 76%。这种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将在未来五年内持续下去。

  两家印度电子商务平台公司,班加罗尔的Flipkart由一对亚马逊前员工创立,而新德里附近的Snapdeal由沃顿商学院毕业生创立,各自获得了超过 10 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并正在为这些公司展开战争。顾客。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将印度作为增长的重中之重;他预计,到2025年,该国将成为其全球第二大市场。亚马逊已投入资金和管理团队的力量来支持这一雄心壮志。我们完全预计到2022年,在许多类别中,印度的在线商家将与实体商家一样大或更大。

  外国公司可以通过电子商务进入印度,其风险和投资要比设立实体店低得多。电子商务使他们能够向印度全国范围内销售产品,并找到重视其独特产品的利基客户。印度有 23 种官方语言,具有不同的气候、饮食、仪容和衣着习惯。电子商务销售数据可以揭示市场的哪些部分对新公司的产品最有亲和力。印度的社交媒体用户密度也非常高。跨国公司必须使用 Facebook 和 Whats App 等社交网络建立可信赖的社区。在西方完善的数字资产、搜索引擎策略、大数据分析和社交媒体营销技术可以很容易地适应印度市场。

  电子商务机会和印度供应链的潜力尚未被普遍认为是快速进入印度消费市场的杠杆。寻求增长的灵活的全球消费品公司可以加速进入印度,同时如果他们使用一种或两种策略可以降低风险。

Share: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