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倡数字阅读的当代,不失为入局电子阅读时长的好时机,但电子阅读器投入高,短期难以收回成本。在无纸化办公和无纸化阅读两个强劲需求的推动下,电子阅读需要拥抱新时代。如果把目光延伸到海外,注意种类的收缩、功能的扩张,先定一个小目标,一样能收获惊喜。
如果要讨论近期电子产品热度榜单,那Kindle必须拥有姓名。
近日,敏锐的网友发现Kindle在淘宝的官方旗舰店已经“凉凉”,京东自营旗舰店则出现大量商品缺货的情况。一时间,曾一度引领数字化阅读浪潮的它可能会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满天飞。不少人戏言,这次消息的关注度比Kindle投入最多的一次广告还要高。
许多爱书之人都曾是“泡面盖大军”中的一员,鼎盛之时几乎人手一部,俨然一副“Kindle在手,天下我有”的架势,一时间风头无二。
此次的风波让人不禁联想,它就此也要跟MP3、MP4一样,成为“时代的眼泪”吗?这也引发了一众网友对于它目前所面临困境的思考。
今天,我们借着Kindle事件,重点分析电子阅读器在全球的拓展之道。
01 今天的“泡面神器”曾自带“销售神力”
2007年11月19日,亚马逊推出第一代Kindle,纵使399美元的定价在当时不算低,但在上架6小时后就宣告售罄足以证明它在消费者心中的魅力。对比手机和平板等电子用品,Kindle的优势显而易见:护眼效果更强、观看体验接近纸质书、适合户外环境阅读、让爱书之人享受沉浸式阅读……
更为人称道的是背靠亚马逊平台,Kindle拥有庞大的内容来源和宽阔的销售渠道,只要购买Kindle,就能以优惠的捆绑价格在亚马逊上购得电子书籍。
虽说在提倡数字阅读的当代,不失为入局电子阅读市场的好时机,但电子阅读器涉及到硬件开发、销售需要高额的费用投入,短期难以收回成本,且硬件销售并不能成为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业内有关人士表示,Kindle缺货的主因是缺芯片。
既然如此,如果把目光延伸到海外,还能够收获惊喜吗?
02 他们也是电子阅读的佼佼者
先来看看几个知名品牌出品的电子阅读器。
来自日本乐天旗下的Kobo,具有防水效果,号称能在深度2米的水中浸泡长达60分钟;外观上看更加花哨,容易吸引颜粉买单;手持的方式更符合人体工学,美中不足的是书籍资源较少,以外文为主,且不支持中文。
提起相机和手机,很多人会想到索尼,其实在电子阅读器领域索尼也有发言权,索尼是最先在电子阅读器采用墨水屏的的厂商。2004年发布的Sony Librie支持按键输入,放在当时看,能够称得上是时尚单品。后续索尼也陆续推出了多款电子阅读器,基本都支持手写,但价格也随着功能的改善水涨船高。
2020年3月,国内的科大讯飞发布全球首款彩色电子阅读器,宣称适用于儿童绘本、漫画书、图解书籍的阅读。以智能语音起家的科大讯飞在这款产品中植入了语音合成技术,支持在线和离线状态听书。
而电子书资源不足、墨水屏无法达到手机等设备的屏幕响应速度、耗电快、自带的免费书太少是使用者反馈的主要问题。与索尼类似,科大讯飞的产品更多是融合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办公本,而动辄四、五千的售价容易让一般消费者望而却步。
虽然如此,颇有名气的企业接连布局,可以看出电子阅读市场仍然大有可为。
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国内目前有超2800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电子图书、电子书”,约69%的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之内。此外,约42.7%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以下,可见国内电子阅读市场是百花齐放的状态,但目前国际上销售渠道最广、阅读资源最丰富、最为人熟知的还是Kindle,暂时还没有同类产品能够撼动kindle的地位。
03 合理收缩,理性扩张
在品牌里有“收缩定律”和“扩张定律”两个说法,即收缩焦点往往能让品牌更强大,品牌力量和它所代表的的产品数量成反比。
索尼和科大讯飞都是3C行业中的种子选手,创立初期他们分别把焦点放在了小家电和智能语音上,产品线多而全,这往往会产生一种现象:品牌被消费者熟知,但说不出具体某一款产品。科大讯飞的语音转换让使用者津津乐道,索尼的音乐播放器引领潮流,可是选择电子阅读器的时候,他们会是你的首选吗?
可见,电子阅读器在制定出海战略时应该在定位清晰的基础上对产品种类进行收缩,而不是为了提高短期的销量进行盲目扩张。
在选择电子阅读器时,除了技术流,大家在意的无非是价格、内容提供、处理硬件。庞大的阅读资源是首选,其次是能在更多的场景中尽享阅读的乐趣。
电子阅读器还有另一个短板:平板电脑可以运行视频、游戏和各种应用,而电子书阅读器只能供读者阅读图书杂志。纯粹的阅读工具,有时难以满足消费者持续上行的消费需求,这个时候就应该开始增加功能了,毕竟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产品,才会有更多人愿意买单。
04 先定一个小目标
纵观这些“同行”,不难发现,除了在阅读资源上不敌Kindle以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在制造、生产和销售的链条中,并非自己包揽。各家的墨水屏均来自不同的供应厂商,这既是技术限制也是发展策略。
缺芯问题并非只出现在电子阅读领域,而是所有跟技术挂钩的产品发展进程上需要面临的挑战。
如果芯片限制了前进的道路,那在渠道上发力也大有可为。不如将在海外发展中国家推广电子阅读作为一个小目标,打出一定知名度。经过岁月的磨砺,全球的缺芯潮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届时根据实际情况将产品拓展到更多市场便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阅读是社会进步的本质需求,社会在进步,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显而易见的社会现象折射出电子阅读市场的火热。此次Kindle引发的热议或许正说明在当代社会无纸化办公和无纸化阅读两个强劲需求的推动下,电子阅读需要拥抱新时代。